未成年人向父母主张权利,谁是法定代理人?

ysctx9个月前 (08-20)婚姻纠纷96

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但当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去世,再婚的一方拒绝支付抚养费时,未成年子女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近日,未央法院同创法官就审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

杨某与张某原系夫妻,生有一子小杨,后双方离婚并约定小杨由父亲杨某抚养,张某支付抚养费。后杨某去世,小杨便跟随祖父母一起生活,现因张某未按约定支付抚养费,小杨的祖父母以小杨的名义起诉至法院。

张某到庭后不但拒绝承担抚养义务,还提出小杨的祖父母并非法定代理人,不能代小杨起诉。案件陷入僵局,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小杨的母亲张某是他的监护人,如果提起诉讼,张某就应该作为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其参加诉讼活动。

法官认为,本案若机械地适用法律规定,那么张某将身兼原告、被告双重身份,这样原被告的利益就无法平衡,且很有可能损害小杨的合法权益。本案中,因张某拒绝承担抚养义务,小杨的祖父母基于特定的身份关系,且实际照顾小杨的日常生活,又持续履行了监护职责,完全可以在诉讼中担任法定代理人。经法官释法析理,张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接受法院调解,继续按照约定向小杨支付抚养费。

【法官说法】

本案中,由祖父母在诉讼中担任小杨的代理人,并未剥夺其母亲张某的监护资格,张某仍然是小杨的法定监护人,应认真履行监护之责,给予小杨更多的关心关爱,切实维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

作者:民三庭 陈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离婚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bls100.cn/?id=140

分享给朋友:

“未成年人向父母主张权利,谁是法定代理人?” 的相关文章

分手后,“520”“1314”这种转账该不该还

法治日报记者 周宵鹏 见习记者 李雯男女恋爱,为表达情意难免有一些经济往来,转账就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也有不少情侣在双方分手之后因为经济原因产生纠纷,甚至对簿公堂。近日,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民法院永阳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了这样一起因情侣恋爱期间转账引发的纠纷。李某与王某原系情侣关系,恋爱时长6年...

情侣之间的转账能否被认定为借款?

湖南法院网讯  情侣之间发生的没有明确款项性质转账,能否被认定为借款?近期,湖南省华容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民间借贷案件,法院依法认定杨某与姚某之间没有明确款项性质的转账并非借款,驳回了杨某的部分诉请。杨某与姚某原系男女朋友关系,因资金周转需要,姚某于2017年5月份三次向杨某杨某借款170...

抚养变更引纠纷 司法保护未成年

近日,福建省漳平市人民法院调解了一起要求变更抚养权纠纷。  2020年,陈某和张某在法院组织调解离婚,并约定二人的孩子小张由张某抚养教育,陈某具有探视权。双方约定:从7月1日起每星期的周末对小张进行探望,张某应给予协助,但陈某若将小张带出过夜需经张某同意。二者就探视权问题签订《有关探视权补充协议》。...

离婚纠纷“云调解” 重归于好续良缘

小甲和小乙通过网络认识后步入婚姻殿堂,婚后生育一儿一女,双方渡过了一段美好而幸福的家庭生活。随着时间推移,两人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争吵后未及时沟通化解心结,加上小乙离家外出打工,夫妻长期分隔两地,见面次数减少,沟通更加不便,导致矛盾越积越深,夫妻心中隔阂越来越大,感情越来越淡薄。最终,小乙向法院起诉...

爸爸“以爱为名”长期对俩女儿殴打辱骂,法院双“令”齐发禁止家暴

爸爸“以爱为名”长期对俩女儿殴打辱骂,法院双“令”齐发禁止家暴

 用硬物敲打、用手掐、用皮带抽、要求自扇或互扇耳光、言语辱骂……男子林某在直接抚养女儿小敏、小霞(皆为化名)的过程中,实施了上述过激的行为与言辞。  他的理由是,为了教育、纠正女儿的失当行为,“偶有过激”是因为太在意孩子和投入太多。  日前,小敏、小霞逃出了爸爸的家,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上海市长宁区...

男子抚养15年的儿子非亲生,法院判了!

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中重要的维系纽带之一,对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和个体成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安徽淮南一男子抚养了15年的儿子,经亲子鉴定竟是非亲生。近日,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一起否认亲子关系纠纷案,依法支持了原告要求前妻支付抚养费和赔偿精神损失的诉讼请求。  贾某与王某于2006年11月登记...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