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以爱为名”长期对俩女儿殴打辱骂,法院双“令”齐发禁止家暴

ysctx11个月前 (06-03)婚姻纠纷88

 用硬物敲打、用手掐、用皮带抽、要求自扇或互扇耳光、言语辱骂……男子林某在直接抚养女儿小敏、小霞(皆为化名)的过程中,实施了上述过激的行为与言辞。

  他的理由是,为了教育、纠正女儿的失当行为,“偶有过激”是因为太在意孩子和投入太多。

  日前,小敏、小霞逃出了爸爸的家,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长宁法院”)。6月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长宁法院获悉,经审查,该院签发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并向林某发送家庭教育指导令,双“令”齐发,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单亲父亲威胁女儿:从家中逃走就打死你们

  上海长宁法院介绍,小敏、小霞的父母多年前离异,离婚协议约定她们随爸爸林某共同生活,妈妈按月支付抚养费。没想到,在由爸爸直接抚养之后,小敏、小霞遭受辱骂、殴打成了“家常便饭”,即使求饶也不能奏效。有时因为没有按时完成林某布置的作业,就被威胁“惩罚死你”“整死你”……林某还威胁小敏、小霞:不准将家暴事实告诉任何人,不准从家中逃走,否则就打死你们。

  近期,仅仅因为拿错了林某指定的物品,小敏又遭到爸爸的辱骂、殴打,小霞见状十分害怕,便从厨房拿了一把刀逃出。小霞说,之所以拿刀是为了自卫,以防爸爸抓她回去。之后小敏也趁机逃出,两姐妹设法联系妈妈将二人接走后报警,并至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上海长宁法院收案后,立刻委托心理咨询师对小敏、小霞进行了心理评估与疏导,发现她们都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后妈妈带孩子至精神卫生中心检查,测评结果显示孩子目前存在重度焦虑、抑郁症状,需要服用药物治疗并开展心理干预。

  上海长宁法院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林某以“爱”和“管教”为名,动辄打骂孩子,其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远远超出了父母正常管教未成年子女的限度,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已构成家庭暴力。因此,长宁法院对林某的行为予以训诫,责令其进行深刻反省,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根据小敏、小霞的申请,结合本案查明的事实,上海长宁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小敏、小霞暂时随母亲共同生活;禁止林某对小敏、小霞实施殴打、拘禁、辱骂等暴力行为;禁止林某接近小敏、小霞,包括但不限于到达住所、学校等经常出入场所;禁止林某对小敏、小霞进行任何形式的跟踪、骚扰、恐吓和接触。人身安全保护令自作出之日起六个月内有效。”

  目前,小敏、小霞的母亲已提起诉讼,请求变更抚养关系,法院将在审理之后作出判决。

  法院:对孩子爱的表现不能“豁免”家暴行为

  人身安全保护令发出后,林某提出了复议申请称,自己和女儿的冲突系近年来偶发的,而非生活的主旋律,作为父亲已经做到为孩子殚精竭虑地付出,一切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请求法院撤销或变更保护令。

  法院表示,对孩子爱的表现不能“豁免”其家庭暴力行为,爱孩子的动机亦不能成为撤销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理由,当下在父女之间设置一定期限的“隔离”,系考虑到小敏、小霞均强烈表达了对林某的恐惧及现阶段不愿意接触林某的意愿,且相关诊疗记录亦反映孩子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接受治疗和干预,作出相关禁令不仅是为了避免孩子再次遭受家庭暴力,也是为了避免孩子再次受到负面刺激引发二次伤害,为孩子治愈可能存在的身心创伤提供有利条件,因此驳回林某的复议申请。

  人身安全保护令在失效前可以根据小敏、小霞的申请撤销、变更或者延长,希望林某利用该期间,进行充分的思考与反省,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真诚改变教育与沟通方法。如女儿认可林某的改变,愿意与父亲接触,可随时申请撤销或变更,法院将依法进行审查。

  考虑到林某在教育方式上极端、过激,背离了教育的宗旨,未能依法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侵害了未成年人权益。因此,在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之后,法院又向林某发送了《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其在三个月内,每两周在长宁法院“为孩子父母学校”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一次。为实现更好的指导效果,上海长宁法院和长宁区妇联协同联动,积极协调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力量,为林某定制了一份“课程表”,课程内容包括教育理念和沟通方法辅导、心理干预、法治教育等。

  如林某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或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法院将依据《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视情节轻重,对其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官说法

  本案主审法官徐莉表示,本案裁定临时变更直接抚养人并设立父女“隔离期”,是基于本案案情的严重性及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评估,让小敏、小霞利用时间淡忘爸爸带给她们的恐惧经历,将是否要和爸爸见面、接触的主动权交给姐妹俩。同时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则是希望“为孩子父母学校”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能让林某真正学会如何正确地爱护、教育孩子,可以说短暂的不相见,正是为了之后几十年的父女情得以延续,这也是我们对修复、挽回这段破碎父女情的努力和期盼。

来源:澎湃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离婚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bls100.cn/?id=40

分享给朋友:

“爸爸“以爱为名”长期对俩女儿殴打辱骂,法院双“令”齐发禁止家暴” 的相关文章

在不知情情况下将房屋赠给非亲生子女,可否全部撤销

近年来,部分夫妻在离婚时,会通过将财产赠送给孩子的方式,来解决双方因分割财产产生的分歧。但近日重庆市大足区的老李遇到了烦心事,老李发现,他赠送了两套房子的儿子小李不是他的亲生子。老李烦恼许久,最终选择来到法院,请求撤销赠与行为。  2018年,老李与妻子张某协议登记离婚,约定由老李抚养儿子小李,并将...

彩礼退还惹纠纷 温情调解促和谐

近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金瑞法庭联合乡镇调委会成功调解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在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的情况下把对孩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社会效果。  据悉,原告郭某某(以下简称原告)与被告胡某某(以下简称被告)曾相识相恋,被告当时因未到法定婚龄未与原告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双...

丈夫沉迷直播间打赏67万元,妻子起诉至法院,这些钱还能要回来吗?

湖南法院网讯  近日,湖南省新宁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请求返还高额打赏的不当得利纠纷案件。原告王某丈夫通过直播平台打赏67万元,被王某发现后起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后,判决被告牛某向原告王某返还2.7万余元以及财产保全费用损失4000余元,并驳回王某其他诉讼请求。原告王某与闫某系夫妻关系,被告牛...

情侣之间的转账能否被认定为借款?

湖南法院网讯  情侣之间发生的没有明确款项性质转账,能否被认定为借款?近期,湖南省华容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民间借贷案件,法院依法认定杨某与姚某之间没有明确款项性质的转账并非借款,驳回了杨某的部分诉请。杨某与姚某原系男女朋友关系,因资金周转需要,姚某于2017年5月份三次向杨某杨某借款170...

一男子伪造身份诈骗二十余名女性 警惕“甜蜜”背后的陷阱

一男子伪造身份诈骗二十余名女性 警惕“甜蜜”背后的陷阱

近日,长沙铁路公安处破获一起婚恋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交友平台精心伪造身份,化身为不同角色结交中年女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嘘寒问暖”,与受害人确立“恋爱关系”。在感情升温后以家中突发变故、投资等理由进行诈骗,不到半年时间,犯罪嫌疑人便通过同样的套路让二十余人上当,骗取金额达十万余元。今年3月份,长沙...

2年被家暴16次民事案件开庭 女子全身21处受损需终身佩戴粪袋

 “结婚嫁给二婚带娃的男人,没有彩礼,没有婚礼,只有一本结婚证,婚后被一次一次家暴,又一次一次来跪地求情,原谅的结果就是一次比一次严重,这一次我差点没命。”这是来自四川成都的小谢在自己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文字。2023年4月25日,小谢被丈夫贺某阳第16次施暴后,全身21处受损,伤情严重,以后需终身佩戴...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